当前位置:作品管理  >  作品详情
小径分岔的花园——基于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二元探讨语境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
参赛组别:建筑组
作品作者:罗雄伟、杨恩熙
所属院校:同济大学
设计理念:
1.设计主题:小径分岔的花园——基于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二元探讨语境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

2.设计理念:分岔小径,伞下聚场,给每个人的一座“花园”

3.设计理念说明:在一座荒芜的城市沙漠里,通过分岔的小径将各处的人流汇聚在一个个不同维度上的伞下聚场,给每个人创造一处城市中的花园

4.设计探讨:在城市生活中的传统商场,往往是商业性空间强于公共性空间的塑造,但是作为城市人流的重要集聚地,商业综合体又不可避免的需要营造公共空间,本设计想要挖掘的是在公共空间逐渐商业空间化,商业空间亦逐渐公共空间化背景下,关于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的二元探讨。

5.布局规划说明:
01小的场地环境上,场地位于上海控江路、打虎山路、锦西路的三路交汇处,建筑体块的外部流线因此而形成“Y字形”,试图通过外部动线与内部商场流线将人流汇入以可购买花园为中心的“大聚场”,再通过外部走道与商场内部垂直交通将人流引向不同维度的“小聚场”
02大的场地环境上,呼应了规划中控江路地区中心作为城市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过渡点而存在,为周边的办公族与老旧小区提供一处“轻量化户外生活”的去处,提供轻松的购物氛围与生态绿地

6.空间设计说明:
01从“剧”到“聚”
由城市居民生活中所希望获得的生活场景,而过渡到空间设计里希望打造的不同维度的为居民而服务的聚场
02聚场理念
将整体空间分为商业聚场、生态聚场和人的聚场,中心主体为不同维度上的生态聚场,周围的商业聚场围绕生态聚场不断交错,外部走道与内部流线构成了人的聚场,作为生态与商业的衔接点
03伞下空间
不同维度的聚场结合了伞状柱来实现,通过伞状柱实现了空间的限定与围合,同时支撑起外部不断围绕的步道小径

7.环保可持续理念:
01结构设计
结构上采用伞状柱和蜂窝状楼板的组合,实现了整体结构的轻盈与材料的集约
02生态聚场的塑造
从高层到商场,在不同维度的空间里打造生态聚场,作为商场的自然呼吸地
03伞下休憩空间
伞下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轻量化的自然去处,分担了附近和平公园的人流压力

8.色彩及材质:
整体色彩采用轻盈的色彩,与结构的轻盈形成呼应,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生态化的自然植被,是商业综合体的最好底色
分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