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品管理  >  作品详情
重生之路——武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尝试
参赛组别:建筑组
作品作者:谭玉然、谭雅婷
所属院校:武汉纺织大学
设计理念:
当代社会中,医疗垃圾作为一种特殊的废弃物,具有复杂的成分和高度的危害性。医疗垃圾的大量产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传统的处理方式,如填埋和焚烧,无法充分利用垃圾资源,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因此,我们面临着将医疗垃圾转化为生态价值的迫切需求。

为了解决医疗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景观设计方案,通过利用好氧系统、拟菌属真菌和净水系统的综合应用,将医疗垃圾转化为生态价值,并形成可持续生态逻辑闭环。这一方案以竖向设计为基础,将全场地划分为不同层次和功能区域,以实现整体性的规划和设计。

好氧系统是本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建立适宜的好氧环境,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有机废弃物在好氧系统中得以分解和降解。同时,通过控制好氧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引导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过程。这种有机物的分解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体积,还产生了可利用的有机质。
拟菌属真菌在好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分解有机物的生物修复工具,拟菌属真菌能够有效地降解医疗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机质,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通过引入适宜的拟菌属真菌,可以加速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形成生态循环系统。拟菌属真菌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土壤生态的恢复和维持。
净水系统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生物滤池、植物湿地和其他净化设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去除,净化水源。这样可以避免垃圾填埋场中废水的渗漏和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净水系统的引入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美丽的水景和湿地生态。


本设计方案将医疗垃圾的转化作为设计核心,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将不同的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可持续的生态逻辑闭环。在整个场地中,采用竖向设计的思路,将不同层次的功能区域有机地连接起来。
在废弃物处理区域,设置好氧系统和拟菌属真菌的处理设施。通过合理布局和细致设计,将医疗垃圾有机地引导至好氧系统,利用拟菌属真菌的降解作用,加速垃圾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同时,合理控制系统中的氧气、温度和湿度,创造良好的生物降解环境。
在景观设计区域,结合净水系统和植物群落的设计,创造美丽的景观效果。通过设计生物滤池、植物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水景,将净水系统与景观相融合,形成水生态景观。同时,在不同的区域设置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引入具有生态适应性的植物,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最后,通过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将废弃物处理区域和景观设计区域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生态城市景观的总体布局。这样的设计不仅能降低垃圾填埋场对人和自然的甲烷排放影响,还能提升场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为城市居民提供宜人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景观体验。

分享作品